pg电子游戏-pg电子游戏试玩平台网站 艾灸知识 艾灸课程 艾灸疗法 艾灸资讯 艾灸政策 艾灸品牌

艾灸学习网讯:三伏将至,最易生病的40天来了!不论男女都要这样做,错过再等一年!-pg电子游戏

2022-07-13

三伏将至,艾灸学习网讯:最易生病的40天来了!不论男女都要这样做,错过再等一年!

2022-07-06 06:18 来源: 本地红姐晓天下

原标题:三伏将至,最易生病的40天来了!不论男女都要这样做,错过再等一年!

点“ 中医技术殿堂 ”,关注健康生活

今年的三伏天马上就要来了!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热的日子,“三伏天”的“伏”就是指“伏邪”。即所谓的“六邪”(指“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”)中的暑邪。三伏天,是一年最容易生病的40天,三伏过不好,是要留病根的!不论男女都要这样养生!

三伏天是排陈寒、养阳气的好时节。中医十分重视伏天养生,传统中医认为,一年四季之中,最能把身体的寒气排出来的机会就是三伏天。三伏灸,是夏季扶阳必不可少的养生方法。

三伏天,及三伏前后这段时期,天地间的阳气旺盛,人体的阳气也达到高峰,体表毛孔大开,通过艾灸,能很大程度地将积聚在身体内部的寒、湿、痰饮等邪气驱赶出来!

在全年阳气最盛的时节艾灸,以艾火的纯阳,结合三伏天时自然界与人体的双重阳气,作用于人体腧穴,能发挥出一灸顶三灸的效果。打个通俗的比喻,就像我们晾衣服一样,在大太阳底下暴晒,晾干的速度是平时的好几倍甚至十几倍!从而最高效的温阳利气,驱散内伏的积寒、积湿,增强机体抗病能力,防治冬季好发疾患、虚寒疾病!

什么是三伏灸?

三伏天艾灸法(简称三伏灸),是依据中医学“天人相应”“冬病夏调”“春夏养阳”等理论。

以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,通过对经络腧穴进行温热刺激,起到温经通络、散寒祛湿的作用。

我们看看今年的三伏时间:

2022年三伏天时间表

   

伏前灸:

 

7月06日—7月15日

 

初伏灸:

 

7月16日—7月25日

 

中伏灸:

 

7月26日—8月14日

 

末伏灸:

 

8月15日—8月24日

 

伏后灸:

 

8月25日—9月03日

 

进行三伏灸,可以在头伏、二伏、三伏的第一天上午艾灸,也可以在头伏的任何一天进行,以后二伏、三伏对应的日子艾灸即可。

为什么要做三伏灸?

我们先了解一下,我们的健康是怎么出问题了:身体虚(先天、后天)→ 体寒 → 湿气 → 凝 → 瘀 → 堵 → 肿瘤(生病)

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最基本的逻辑关系。

那么堵是堵哪儿?是堵在经络上。

三伏天,不仅是外在气候阳气最盛的季节,也是人体自身阳气最旺的时候,这时做艾灸,就是利用“天之阳、地之阳(艾灸)、人之阳”三重合力,固本扶正,祛除寒湿,打通瘀阻经络,此时艾灸的好处就可想而知了!

冬病夏调,有什么好?

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,再加上冬天的外界环境也是寒冰一片,两寒夹击,便毫无解冻的可能,所以在冬天治寒症,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,是很困难的。

然而在盛夏之际,外界是暑热骄阳,体内也是心火正盛,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以及各关节处,最易被赶出来。

但若是阳气衰弱,体内没有推动之力,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。

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,夏天再痛饮消暑的饮料,如冰镇啤酒、凉茶等,然后整日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工作,那真是陈寒未祛,又添新寒。如果我们不重视身体的养生,反而继续毫无节制地消耗我们的身体,如何能做到“正气存内”?!因此我们就要艾灸了。

什么是艾灸?

所谓艾灸,是利用菊科植物艾叶作原料,制成艾绒、艾柱或艾条,在一定的穴位上,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,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,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。

《本草从新》记载:艾叶苦辛,生温熟热,纯阳之性,能回垂絶之亡阳,通十二经,走三阴、理气血、逐寒湿、暖子宫...

清代吴亦鼎在《神灸经纶》中说:“夫灸取于火,以火性热而至速,体柔而用刚,能消阴翳,走而不守,善入脏腑,取艾之辛香作炷,能通十二经、入三阴、理气血,以治百病效如反掌。”简要地说明了灸法治病的特性和效果。

艾灸法不仅能治病,而且能防病。唐代孙思邈在《千金方》上说:“宦游吴蜀,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,……则瘴疠、瘟疟之气不能着人。”这是我国古代医家实践经验的总结。近代日本医家有在整个工厂、学校全体施以灸灼,作为一项保健措施,结果证明灸法确有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的作用。

针与灸都是在经络穴位上施行的,有其共同之处,两者往往结合使用。但是必须指出,灸法有其自己的独到之处,不能以针代灸。过去国内外有许多名医单用灸法治病。我国和日本都有专门灸师,与针师并列。古人云:“针所不为,灸之所宜。”说明灸法在某些方面是优于针法的。

灸法虽然略有烧灼皮肤之痛,但不像针刺那样深入肌肉而达体内,所以人们不甚畏惧而乐于接受,是很容易推广的一种治病方法。

做三伏艾灸有什么好处?

1

三伏灸是改善疾病根源的好时机

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,尤其是“三伏天”,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,毛孔张开,有利于药物吸收。

此时调理某些寒性疾病,可以限度的以热治寒、鼓舞阳气,驱散体内寒气,调整阴阳,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的效果。

2

温肾壮阳,元气充足

元气阳气充足,夏不怕热,冬不怕冷,精力、耐力旺盛。

根据临床实践,命门和神阙穴组方,壮阳第一,三伏采用灸法,会感到有热感从穴位直透体内,灸命门可培补肾气,振奋肾经,使阳气充盛;神阙属任脉,为生命之根蒂,灸之可扶阳固脱。二穴相配具有温肾壮阳,回阳固脱之效。

3

强身健体

真元乃元气、阳气,所以,元气是生命之本,是健康之本,长寿之本,福德之本。

中老年人,如果在三伏天坚持灸关元穴,尿频尿急、前列腺问题不光自己改善了,还可以强身健体,延年益寿。

4

三伏灸,排寒湿效果好

寒是万病之根,湿是万病之母,风是万病之首,火是万病之华。

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行灸,以艾火的纯阳,结合三伏天时双重阳气,作用于人体腧穴,具有一灸顶三灸的效果。

5

治疗虚寒之症

《本草》载:“艾叶能灸百病”

《洪炉点雪》云:“凡男女老幼,虚实寒热,轻重远近,无所不宜,凡年深痼疾,非药力所能除,必借火力以功拔之。”

意思是:男女老少,寒热虚实都适合适合艾灸。

但是最适合艾灸的还是虚寒之证,实热之症艾灸取穴要谨慎。

三伏天三种最常用灸法

四大养生要穴:关元穴、中脘穴、足三里穴、命门穴。

1

针对宫寒,艾灸温宫法

宫寒是女性衰老的最大凶手,痛经、经期紊乱、手脚冰凉……都是宫寒的表现,严重的将导致不孕、性冷淡、小肚子突出等。

艾灸4个关键穴位:关元穴、神阙穴(即肚脐)、气海穴、命门穴,温补肾阳,温宫散寒。

2

针对空调病,艾灸温阳法

膝盖、肩膀等关节部位直接暴露在空调底下,寒气直接入侵,关节更易老化,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,运动量少的人,将导致肩颈酸痛等亚健康症状加重。

艾灸2个关键穴位:风池穴、大椎穴,温阳散寒,活络经脉。

3

针对湿气重,艾灸祛湿法

湿气不除百病生。湿气侵体,常伴有头痛、身体酸懒、倦怠乏力等情况,如湿气不除还将导致关节风湿、酸痛,水肿肥胖,面色暗沉……

艾灸5个关键穴位:关元穴、足三里穴、中脘穴、解溪穴、丰隆穴。

三伏天艾灸要注意这几件事

1

艾灸顺序

总原则:先上后下,先背面后正面,先左边再右边,先头身后四肢。有些个别穴位会有个别顺序。

2

艾灸频率

平时身体没有病痛的话,每隔3-5天艾灸保健穴即可,每穴位3-5钟左右。

如果有伤风感冒等病痛,或身体寒症较重,可以隔天艾灸相应的穴位,时间可以长一点,8-15分钟都可以。无病痛的情况下,不要每天艾灸,易上火(出现口干舌燥、便秘、痘痘、鼻血等)。

3

艾灸时间

原则上一天任意时间都可以艾灸,上午是艾灸的最佳时间,对比是,上午>下午>晚上。

晚上9点后最好不好艾灸。晚上适宜养阴。

4

气血

艾灸是调动你自身的气血消灭体内的敌人,多少会损耗自身气血,所以要注意补气血。但坚持艾灸,体内阳气终将胜于邪气。

5

艾灸大忌

1、忌吃生冷,喝凉白开、温热水;

2、少吹空调;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的温差不要超过5度;

3、忌一切耗损阳气的行为。

但是想要灸出好效果,除了正确的艾灸方法,还得有好的材料。关于艾草,有很多传说:陈艾比新艾好;艾绒纯度越高,艾灸效果越好;艾灸效果要看艾草的产地。对于很多人来说,买“艾“容易,选“艾”难。

老朋友都知道,我们每年都为大家提供优质价优的艾条!

倘若你没有理想的艾灸方法,或者不想找穴位,不妨试试我们这款铜盒随身灸。使用方便简单,滤烟防烫,不同的病症有对应不同的款式,基本上都安排配备好了。假如想自由搭配,也可以选择单联款式,也很不错。

以下图片为各个款式展示

使用起来很方便, 没有门槛,老人也能自己操作。( 注意:用完后,不要用手触摸铜盒,以免温度过高引起烫伤。静置15分钟左右,待其冷却再清理盒子

再推荐新的艾灸好法:坐灸。相比传统的艾灸,它也许更方便,更省事,更安全!

不需要自己找穴位,往上面一坐就能温经散寒。也不耽误做其他事情玩手机,看书,看电视,和家人聊天,全都随便你!

而用过这款蒲团艾灸的人,都不会忘记一坐上去身体就热乎乎的感觉,温度刚刚好,很舒服很享受。

往上面一坐,温暖由下而上把整个人包裹起来,体感温度维持在45℃左右。(艾灸科学合理的温度,也根据自身可调)温中散寒,活血通络疼痛、僵麻马上舒缓,像做了10次按摩一样舒畅!

使用方法也很简单:

1.取出移动灸盘,在钢针上插上艾柱,点燃艾柱;

2.将艾灸盘放入燃烧室中央,盖上盖子即可坐上去享受了。

每天坐一次,轻松排湿毒、祛寒扶阳

现代很多人的体质,尤其是女性,大多属于寒湿体质!且多为下焦部位湿寒(即肚脐以下)!

湿气积沉下焦部,就会导致赘肉、宫寒、妇科病、风湿关节痛等一系列现代女性通病…

而坐灸正是排出下焦部位湿寒的最佳方法!艾烟的火力和药力直接由臀部会阴穴吸收,由下至上,全面清除体内湿毒!

▼殿堂优选推荐▼

扶阳健脾化湿的艾灸蒲团

限时特惠价49/只

点击上图购买

为了给大家更好的体验,我们随产品 附赠24粒高品质艾柱穴位图,让艾灸更有效,更安全!假如觉得不够用,可以另购。

趁着天时,记住这些,让艾灸更简单、更有效!

点个 在 看 ,一起为健康点赞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

网站地图